2024-09-26 01:08:23 | 高考助力网
一、个人情况
我本科双非,一战上岸湖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初试成绩378,其中政治72,英语77,数学107,专业122。
二、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1.选择该院校该专业的原因
选定考研学校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你的上岸难度,而且还会影响到你上岸后的读研生活。我选择的学校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的三所高校之一——湖南师范大学。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完成高考时未完成的梦想。湖南师范大学是我高中就一直想去的学校,但是由于少壮不努力,只能老大徒伤悲了。我的高考分数与湖南师范大学的录取线相差太远,只能选择一所普通一本啦。因此我在决定考研时,就将湖南师范大学纳入了我的考虑中。
(2)考虑地理因素。我选择湖南师范大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它离我家比较近。想当初读本科时,每次放假回家和返校上学都要自己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个人赶火车赶高铁,真的是身心俱疲。现在读书离家近,可以随时回家,而且往返家里人也可以接送,真是方便不少。而且长沙也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目前还被纳入新一线名单中,据说长沙人的幸福指数也很高哦,再加上我未来也打算在长沙工作,因此考研学校就在长沙进行选择了。
(3)综合自身实力与备考情况选择。由于我考研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再加上备考期间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需要做,因此我的考研准备并不充分。再加上我考试答题速度如乌龟,经常写不完试卷,所以我果断放弃了长沙的两所985院校——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选择了一所211院校,也就是我现在所在的湖南师范大学啦。
选定好院校之后,接下来就要确定读研的专业啦。专业方面我没有太多的考虑,因为时间不充裕,如果跨考的话恐怕准备不够,而选择相同的专业,这样在备考时就可以轻松许多,增加上岸几率。因此我果断选择了我在本科时就读的专业—工商管理。
2.该院校该专业考研报录情况、考研难度
在确定院校和专业之前,我当然也了解过各个学校的报录比和考试难度等等。湖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往年一般都招收10—20人,比有些学校只招个位数的人数宽松很多,因此相对来说希望更大。其次专业课考试包括两个科目—管理学原理和会计学,这两门课程工商管理学生在本科时一般都学过,因此学习难度相对较小。
三、初试复习经验
1.英语一
英语我的准备周期是最长的,早在大二暑假我就开始背了一会儿考研单词,但也只是那么一会儿哈哈。事实证明那么早看的考研知识在大三下学期真正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早就忘光了,于是又得重看。
我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英语一的学习。前期主要是背单词、学习语法、阅读技巧,偶尔刷一刷年份比较早的真题。背单词我用的是红包数,每天大概背100个左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背单词真的是一项持久战,从2020年1月开始,一直背到2020年12月。背单词时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间断!不然的话你要复习的单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接下来是语法、阅读的学习,一开始我根据ta人的推荐学习了一下英语语法,但是自我感觉语法学习对写题帮助不大。后来暑假期间我又学习了阅读方法,同样也是自我感觉真正做题时那些技巧对我帮助不大。
十一月份左右我开始准备写作,学习写作是我感觉最有效的,主要是学习写作语句,积累素材,然后整理一个自己的框架,这样会使写作变得简单。推荐写作基础差的同学要自己准备一个自己的写作模板,这样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往上套。
然后就是真题。真题我是按照年份从2000年开始刷的。做真题时一定要计时完成,错了的题一定要搞清楚原因。我没有像一些同学那样自己把每篇真题文章都翻译一遍,因为我的时间不够。如果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真题一开始错很多是正常的,像我一开始可能一篇阅读错3、4个,后面就慢慢变好了,甚至一个都不错。但是2021年的英语一难度陡然提升(我自己感觉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哈),接下来考研的同学要做好准备呀。
新题型:我跟的刘琦老师,非常利落的一个老师不拖泥带水,新题型又分为三种题型,所以真题更稀少,所以建议不要浪费,放到十月份训练就行。
翻译:我跟的唐静,我觉得这个题型很不好拿分,就是基本出难一点就很难翻译出来,性价比不是很高。建议放到后面训练,把真题练完多读读就行,不要花太多时间。
完形:我跟的易熙人老师,老师讲课非常细致。但是完形填空也不是一个友好的题型,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把传统阅读锻炼好,这样你单词也熟了,语感也有了 ,做后续题型就很好上手了。
吐血建议:重要等级:传统阅读=作文>新题型>翻译=完型 最最重要的还是单词一定要全程背诵 英语做题方法真的很重要 方法对了就会很轻松。
2.政治
政治我是暑假八月份左右开始准备的。
首先是学习基础和强化的内容,然后学一节做一节1000题。但是即使是刚学完就做题,依然错误率居高不下。别灰心,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系统复习过整个政治知识点。
过了一遍基础和强化知识后,接下来我开始进行系统复习,将知识点加以汇总,进行政治背诵,这样下来之后,你的做题正确率会明显提高。这时候肖四肖八也差不多发货了,推荐大家一定要做肖四肖八,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押题模拟卷之类的,背背上面的大题和补充资料,政治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这门学科后期任务很重,尤其是10份之后将会花大量时间背诵,也会占学习一大部分的时间。
你们复习的话可以参考这个时间:
6月 听一些政治导学课,不需要背诵,理解即可,可以买肖秀荣的1000题,要注重马原的第一轮学习,马原是最难理解,丢分最高的学科,听马原课程和做相应选择题练习,不用花太多时间。
7―8月,这个阶段要开始基础班、强化班,完成马原、毛中特、史纲的学习。这个阶段主要是选择题的练习,学到哪,把1000题做到哪,用铅笔,1000题需要做两遍。
9月―10月中,就是各科系统复习,不仅要学习思修,还要巩固马原、毛中特、史纲。可以开始真题的选择题,反复做,分析题不做
10中旬以后则可进行分析题学习,并可以适当记忆,购买肖秀荣的肖八和肖四两本预测卷,背熟这两本的话,基本分析题没问题。
3.数学三
数学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门科目,可能是我数学基础不好吧。不要以本科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你的数学基础,即使期末考试90分,做考研题时也是一脸懵逼。
基础阶段:课程-高数汤+武、线代永乐大帝、概率余丙森;题目-我写了1800的基础篇、660只写了高数没写完,这里强推李林的三本讲义,我基础阶段就是刷这三本讲义,其他题做的很少。
强化阶段:高数武强化班、线代李永乐、概率余丙森;强化做题就是这三位老师自己的强化讲义+武忠祥学霸笔记+880的高数部分还没写完。
真题阶段:买的李艳芳绿皮试卷,做一套搭配听一年的真题讲解。李老师很厉害,讲的很详细,一题多解。做真题还是得挑8:00-11:00这个时间段限时训练,我这点做的不好。做完之后一定要重视错题,可以分奇偶年做,近几年的真题反复做。
模拟阶段:模拟卷做了李六、李四、宇八(没用)、余五(没用) 模拟题选李林就够了,因为后期我都没什么时间了真的不要浪费时间去做一些没用的题。
冲刺阶段:我觉得这个阶段才是我提分的关键节点,我找到了我的梦中情师,kira老师,听了她的概率和线代醒脑班,然后我才知道我之前概率根本白学[doge],就是茅塞顿开的感觉,最后考试也是线代和概率选填全对,只有线代大题的最后一问没写出,概率大题最后一小问没时间写了。她不讲高数,高数我失分最多[汗颜R][汗颜R][汗颜R]
总结:最后对答案的时候是:高数选填错三个-15,高数四个大题只完整做出一道-18;线代、概率大题最后一问没写-10,得分107/150。
吐血建议:一定要认真刷题,不要每本题都去写,建议刷李林讲义(基础阶段)+880(强化阶段)即可,然后配套做各位老师的讲义(听课阶段)。
4.考研专业课
参考书: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
綦好东、吕玉芹《基础会计》
刘永泽《会计学》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高考助力网
《管理学综合习题集》木糖版,2022
我是在7月中旬才确定考研学校,因此专业课准备算是比较晚了。
首先在七八月份,我先对照往年大纲,把两本专业书——《基础会计学》和《管理学》大概翻了一遍,了解大概内容,然后做了点会计习题。
真正开始背诵专业课是大概从十月份左右开始的,这个时间开始其实挺晚了,因此我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在背诵上。在背诵时要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轮廓,这样才能游刃有余,有一个方法是画一个思维导图,将所有知识点都记录上去,对照要点进行背诵。专业课背诵最好要三遍以上,至少要背两遍,不然在考场上可能会突然想不起来。
背诵专业课的同时,我也会刷刷真题。真题的题型每年都不一样,官网也不会告知题型,因此要做好多手准备。但是一般而言,会包括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题。复习重点放在背诵上,因为如果背的牢固,什么题型都不怕。难点可能是选择判断题会考得比较细,一些知识点你可能在复习过程中都没有在意,结果却成了考题。因此复习过程一定要全面。真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很可能考原题,因此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把真题也加入背诵中。最好留一两套真题进行模拟。专业课一定要进行模拟,因为专业课的答题纸特别多,考试很可能写不完。因此在模拟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写字速度,争取把答题纸写满。
最后只背书上的知识可能是不够的。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下管理学和会计学方面的热点话题,这样在答论述题的时候可能用得上。
复试准备经验
1.复试情况
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复试线是367分,一共有18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15人,比例为1.2:1。
2.如何筹备
复试参考书目官网会发布,根据复试大纲准备即可。
3.复试内容、难度
2021年复试形式为线上复试,复试内容包括英语、专业课问题和综合问题。
英语问题难度不大,主要包括英文自我介绍和一些常规英语问题,这个自己事先准备即可。
专业课问题一般是2—3个,需要对参考书中的内容掌握,能够较为全面地阐述出来。
综合问题也是一些常规性问题,一般1—2个,如最近读的一本书等等。
总体而言如果准备充分的话,复试难度并不是太高。
四、一些想说的话
考研永远是学生的一条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备考时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即可。但我希望所有日夜奋战的考研人都能顺利找到这条出路,成功上岸!
高考最难的省份排名前十
第一名:河南省
常常提起的高考大省,大的原因是因为考生实在太多了。据统计2022年河南高考人数达到125万余人,即使已经是老龄化进程的社会,这个高考人数和去年都持平,人数一致的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可想高考人数如此之多,竞争有多大,录取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名:江苏省
它的难是真的题目难,2022年江苏省高考人数40万余人,人数只是河南省的三分之一,但是录取率和河南省不相上下。正是因为江苏省教育资源优越,也造成了优秀的考生真的太多了,状元学霸数不胜数,给普通成绩考生也带来了诸多的压力,竞争也自然更为激烈。
第三名:河北省
今年河北省高考人数75万余人,虽然比河南省少了一半,但这两个录取难度相近的兄弟大省都面临“僧多粥少”的教育资源问题。名校高校太少考生又多,这样就造成考生必须勤学苦读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才能有机会进入顶尖学府。
第四名:山东省
人数79万余人,比河北省多一点,但高考难度也是一样很高。山东省注重教育,这也造成了录取分数越来越高,考生越来越难,一个字形容“惨”。
第五名:湖北省
黄冈密卷相信每一位考生都买过吧,湖北省教育这么卷也造成了高考录取难的局面。虽然2022年高考人数46万余人不算多,。
第六名:广东省
广东省今年真是异军突起,2022年高考人数达到70万余人,成功成为最难录取省份的一员。广东省这种经济发达省份录取率这么低,不知道是不是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有关,毕竟广东人都太有做生意的头脑。
第七名:山西省
其实2022年山西省高考人数33万余人并不算多,但是山西省省内211大学少,本地教育资源有限。成绩好的考生省内选择范围窄,省外院校名额又有限,这就造成了高考难的矛盾局面。
第八名:湖南省
作为人口大省,2022年湖南省高考人数达到65万余人。湖南的奥数题就知道湖南考生有多玩命学习了,湖南省成为高考难省真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第九名:安徽省
毛坦厂中学时安徽省的教育招牌,凡事有利有弊,正是这响亮的名号也影响了这两年安徽省高考人数高居不下,2022年安徽省高考人数高达60余万人。
第十名:四川省
四川省地大物博,好学校虽有不少,但是一本录取率不高。2022年四川省高考人数77万余人,创下新高,自然录取人数就低了,难度可想而之。所以,想要录取顶级学府四川省的考生还得再加一把油。
无论高考难度如何,是省份出题还是全国出题,考生们都无需多虑。认真准备备考,抓紧时间学习,无论是高考大省还是高考难省,命运之线都会握在自己手中。
高考助力网(https://www.jxzl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77年高考恢复,被录取的001号学生如何了?一生都在报效祖国的相关内容。
77年高考恢复,被录取的001号学生一生都在报效祖国。其相关内容如下:
1、奋斗的青春:77年高考恢复后,被录取的001号学生,名叫李华,他的一生都在报效祖国。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身科研事业。在大学期间,他勤奋学习,深入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科研机构工作。
2、坚守初心:李华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守初心,不断追求卓越。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他的团队成为了国内该领域的佼佼者,他也成为了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3、无私奉献:李华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还将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资金。他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无偿分享给了同行们,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考的相关知识
1、高考的意义:高考是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高考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们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通过高考,学生可以获得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2、高考的流程:高考通常在每年的6月份举行,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理综合等。在考试前,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复习知识点、练习模拟试题等。在考试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考试纪律,认真答题,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3、高考的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遵守考试纪律,不要作弊或抄袭他人答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或焦虑,相信自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1977年恢复高考中全国录取了多少考生入学?1977年恢复高考中,全国一共录取了27.3万人。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有570万考生,最后被录取的只有27.3万人。1977年的高考不是由全国统一负责出题的,而是由各个省单独命题,1978年的第二届高考国家收回命题权。专升本的录取率比例综合全国来看在50%左右。自考专科升本科考试通过率为30%左右。成考入学考试相对简单,通
1977年恢复高考时间是12月几号?恢复高考时间是1977年10月21号。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脊神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
能不能跟大家说说,你及你父母得知你高考成绩时的一瞬间?一辈子都忘不了爸爸的话,自己看到成绩后心想完了要挨揍,结果爸爸摸摸我脑袋告诉我说没事别放心上以后你的路还长选择很多的不能一眼看到头,很多东西比成绩重要。现在想起来我躲起来哭唧唧。当时哥哥在部队上军校刚好回家探亲,他查分回来,高兴地说我考上了,我差一点哭起来,算是喜极而泣吧。老爸欣慰地看着我,老妈满脸是笑。感谢父母对我的培养,感谢姐姐
各年高考录取人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
全国历年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年570万考生大军一下子涌进了考场,而被入取的只有27.3万人,录取比例29:1,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2001年:考生人数454万,录取人数260万;这一年开始,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25周岁以上公民均可参加高考。2003年:考生人数613万,录取人数382万;扩招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2003-2009年,
恢复高考后的录取率?1、2012年参考915万人,录取685万人,录取率75%。2013年参考912万人,录取694万人,录取率76%。2.2014年参考939万人,录取698万人,录取率74.3%。3.2015年参考942万人,录取700万人,录取率74.3%。4.2016年参考940万人,录取705万人,录取率75%。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人数,1977年达570
民国的学生是如何高考的?和现在的高考是否一样?在中华民国时期,问题的数量和问题似乎非常简单,比如图片中的中文考试。不过,以录取率来衡量,当时考大学肯定比现在难得多。据历史统计,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名参加考试,只有434人被录取,录取率只有8%。下一个问题,中华民国是国考吗?这真的很多样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情况。1938年。1912年到1937年,中国的高校实际上是"
恢复高考后的录取率?1、2012年参考915万人,录取685万人,录取率75%。2013年参考912万人,录取694万人,录取率76%。2.2014年参考939万人,录取698万人,录取率74.3%。3.2015年参考942万人,录取700万人,录取率74.3%。4.2016年参考940万人,录取705万人,录取率75%。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人数,1977年达570
2025-01-12 14:51:27
2024-11-29 10:34:27
2024-12-05 04:13:57
2024-10-31 08:34:38
2024-12-11 03:42:34
2024-11-02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