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台北高考录取率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

2024-07-16 09:59:07 | 高考助力网

高考助力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台北高考录取率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台北高考录取率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

山西省高考状元马晓光:最奢侈的事是吃豆腐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清晨。
长发、烫头、蛤蟆镜、白衬衫、喇叭裤……当一些新鲜的玩意开始满大街充斥时,在中学的教室里,80年代的高中生正埋着头静静地用功。
80年代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起点。80代的人是幸运的,同时又是矛盾的。在当时,中专尚有足够的实力与大学碰撞,对于这些中学生而言,选择考取大学,就意味着放弃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本城市户口……而高考在即,他们己自断后路,别无选择。
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什么叫“高考移民”,也从没有人会将“暗箱操作”这个词与高考联系在一起。80年代的考生们只知道,高考是非常重要的考试,没有扩招,录取率很低,基本没有高收费的民办高校,千万考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用“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来形容80年代的高考考生,丝毫不过分。大学是所有的希望所系,考上大学,对他们的人生而言,就成功了一半。
尤其是对于来自贫困农村的考生,高考的成败更是意味着天壤之别的命运开端:考上大学,意味着跳出农门,获得城市户口和“干部”身份;如果失败,那就回到农村继续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人这样形容当时考生的命运突变。所以,那时的农村考生只要有一点点条件,都会拼尽全力去挤高考这道独木桥。能上大学是一件光耀门庭的事。哪家的孩子如果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都要敲锣打鼓、放鞭炮、摆酒席。按当时的说法,这就叫“鲤鱼跳龙门”。
马晓光正是在这个时候从高考中脱颖而出的。
1980年,马晓光以总分455分的成绩成为当年山西省高考文科状元,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就读于中文系。
在高中老师陈敏西眼里,马晓光是一个“有意思的小精巴豆儿”。爱玩和聪明是马晓光留给她最深的印象。
“那孩子太有意思了,用现在的话说,那孩子功课一把罩,运动人缘也是一把罩。”陈敏西老师说。
马晓光是一个很有主见,计划性很强,而且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学生。他在学校里一直担任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虽个儿不高,但领导能力强,学习好,聪明,乐于帮助人,和同学们相处也非常好。马晓光爱打篮球,而且是每天都要玩,在临高考前也是一样。当时在三中篮球场上,每天上完自习从不间断地打一两个小时的篮球,而且从不晚睡的只有马晓光一个人,他一直都没有因为高考而打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在母亲眼里,苦难是马晓光成长的一笔财富。
1970年,马晓光父母双双下放到山西省永济农村,当时两个孩子也跟随他们同时来到农村。当时马晓光还不足十岁,要跟随父母进行劳动,还要在父母劳动时照顾弟弟,同时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这段经历使他性格中多了一份坚强,在后来的生活中更能不畏苦难。
“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好,贵重的家具就是缝纫机。这个机子一是用来给孩子们改做衣服,另外就用来给他们做学习的书桌。”马晓光的母亲说。苦难反而让马晓光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没钱买很多的学习资料,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抄写需要的学习资料。1980年临高考前,家境比较好的邻居知道他家里有孩子要高考,特意送过来几斤豆腐,而这也成了马晓光考前最奢侈的营养大餐。
同时,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影响了马晓光的人生。
马晓光家算是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电视台的编辑,母亲是 *** 小学的教师,家庭学习氛围一直比较浓厚,环境开明民主。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他首先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父母的言行和表率作用影响非常大。马晓光从小就看着自己的父亲、母亲每天忙于案头的学习和编辑工作,而且他一直都接受父母对于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期望,所以他学习十分扎实和自觉。
马晓光有时候也犯错,但是父母只对他讲道理,从不打骂孩子,而且绝对不会在一个错误上一直对其进行说教和唠叨,不引发他的反感,这样做反而使他对犯过的错误记忆深刻,接受过批评后就不会再犯。
“我记得很清楚,我儿子的高考志愿三个栏里全写着北大。他对自己很自信,认为一定能考上北大,我们对他的意愿表示尊重。”马晓光的母亲说,后来得知儿子是全省高考文科状元,家里虽然高兴,但却极力让马晓光淡化自己的状元称号,不想他因此骄傲而不思进取。而显然在后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马晓光也做到了这一点。
1984年,马晓光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甭说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即便就是一个中专毕业生都可以被称作高学历了。但马晓光没有满足于本科学历,而选择了继续深造。1987年,他拿到了文学硕士学位,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马晓光和他的爱人都是中国人民大学老师。客观地说,选择教书其实就是马晓光的初衷,因为他很愿意做一门学问。但是5年后,他却成为新成立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首都北京,想调换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马晓光还是逮住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用人的机会。没有任何人引见,也没有任何关系可用,他拿着自己的简历就去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他回忆说:“非常简单,也没有考试,我和对方互相交谈了一番就被正式录用了。”
在进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之前,马晓光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师,取得了中级职称。但是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后,他需要从主任科员干起。
“我觉得这一切都无所谓。只要你埋头苦干,再有一方面专长,还是能够脱颖而出的。”对于这一点,马晓光是这样理解的。
话是这样说的,马晓光也是这样落实的。他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工作期间,有关大陆与台湾方面进行的大大小小的会谈,每一次都能见到他那忙碌的身影:写材料、参加会谈、头天晚上开会研究次日的会谈事宜、请示后方……哪一样都少不了他。其中备受瞩目的1993年的汪辜新加坡会谈、1998年辜振甫访问北京和上海、宋楚瑜访问大陆等重大事件,他都是主要参与者之一。
2005年1月3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因晚期癌症不治在台北病逝,其追悼会定于同年2月2日在台北举行。
由于身体原因,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无法亲自前往辜振甫灵前祭奠。为此,汪道涵决定派三人作为其个人代表赴台吊唁辜振甫。最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秘书长李亚飞、研究部主任马晓光等三人,作为他的个人代表赴台吊唁辜振甫。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工作至今,马晓光非常注意这个做人准则,没有和任何同事红过脸。现在,他已经是国台办综合局副局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正厅级级别。
奢侈

台北高考录取率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高考助力网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

不知你的问题是要问大陆高中生赴台求学还是台湾当地的高中生要如何再升学.

大陆学生想赴台求学,共有以下管道:
1.辅仁大学针对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的15所重点高中,有开放实名推荐名额,相当於保送制度.
2.高中生透过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简称陆联会)网站申请台湾私立学校的本科,户籍需符合沿海六省市,且高考分数线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资格报考.
3.持有211院校在内的111所大学或台湾教育部所承认国外学校的学士、硕士学历,可报考台湾的国立、私立学校的硕士班、博士班,需同时符合户籍在沿海六省市的条件才可报考,与本科一样透过陆联会申请 目前户籍的限制为大陆官方所为,近日台湾已多开放70所211院校学历,因此未来可望大陆方面也开放更多省市可报考台湾院校.

本科的报考流程不会很复杂,只是打印些报名表件,包括填选至多五个校系专业志愿,第一个志愿报名费为300RMB,之後每多一个志愿加200RMB(今年志愿数可能会增加).还有去银行开立10万RMB的财力证明,再将前述文件用相机或扫瞄仪转成图片後上传至陆联会网站.

去年的报名时间是5/14-6/19下午五点前,时间很长,很多人是高考完才进行报名,因此专心准备高考即可.报考台湾的大学自然可以再报考大陆的大学.去年台湾是7/4下午四点放榜,若被台湾院校录取又想念大陆院校,需在7/6下午五点前至陆联会网站放弃录取资格,这样即可在大陆进行投档.若未录取任何台湾院校,可直接进行大陆院校的投档作业.

由於陆联会不公告台湾各校的录取分数线,所以根据去年陆生网友提供的分数,最高的辅仁大学要高於重本数十分,淡江大学、元智大学管理学院英语学士专班、东海大学建筑学系也要高重本30分以上.若要考上台湾较好的老牌私校,需要高出二本不少,大概至少要在一本与二本中间以上的分数才有机会录取.

去年本科生的招生简章是在五月初公告,估计今年也差不多,而艺术生也是可以报考,但今年陆联会有作一些说明如下:
※2012年开放6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及参加当年度6省市高考取得成绩。高考成绩未达该省市本科二批分数线者,各招生学校不予审查。(是否会扩大招生以2013年招生简章公告为准)

※[2013年预告]若您是想要以艺术生身分申请来台就读,请一定要保留省统考或市统考的准考证及合格证(不是校考得喔),若无法提出,则将会以一般生分数线进行审查。

以下是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幼稚园小中大班3年-->国民小学6年-->国民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高级职业学校3年/综合高中3年/五年制专科学校5年-->普通大学4年/四年制技职院校4年/二年制专科学校2年/二年制技职院校2年-->研究所硕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台湾当地高中生要再升学都是以普通大学或科技大学为主.

幼稚园在大陆就是称为幼儿园,而国民小学在台湾简称国小.

国民中学简称国中,也就是相当於内地的初中.从国中要再升学必须要考升学考试,名为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基测,相当於大陆的中考.2011年台北、新北、基隆市独自考试,名为北北基高中职联合入学测验,简称北北基联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再依个人志向选择申请及分发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或五年制专科学校就读.

高级中学与大陆一样简称高中,台湾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国中生毕业後会选择念高中学制,主要在培养基础学科的能力,对於国中学科底子较好或是家境不错的同学大部分还是会选择高中就读.高中要升学必须要考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可申请普通大学或四年制技职院校,之後还可再考大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以此成绩进入普通大学.台湾的高中也是念三年,高一升高二时会开始分组,台湾的文科叫社会组(又称第一类组),理科叫自然组,又分为第二类组与多念一科生物的第三类组.大部分女生会选一、三类组,男生则会选二、三类组.由於台湾重理轻文的观念也蛮深的,所以近年来选自然组的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台湾有名的公立高中如台北市的建国中学、北一女中、台师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中,桃园县的武陵高中,台中市的台中一中、台中女中,高雄市的高雄中学、高雄女中,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清交成政等顶尖普大和医学系都是非常多人的.

高级职业学校在台湾简称高职,也就是类似大陆的中专、职高.与大陆的技职体系不同点在於高职有另外的技职院校升学考试,名为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简称统测,可根据此成绩进入四年制技职院校、二年制专科学校或甄选普通大学,且好的技职院校也可以相当於大陆的二本甚至211、985.国中毕业生会有超过一半左右的人选择念高职,早期主要是一些家境不好或是想早点学到技能的同学会选择就读此学制,近几年高职的分数线已大幅提升,能够吸引很多考上不错高中的同学前来就读.产生此现象的主因在於读高职进可攻退可守,暨可早点学到实作技能去就业或是参加技职考试进入技职院校,甚至普通大学.所以高职与大陆的中专、职高比起来水平算是好上很多.

高职需要念三年,主要分为高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与高商(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有很多专业,包括工科的机械、板金、铸造、汽车、资讯、电机、电子、土木、建筑、化工等等,商科的会计事务、资料处理、统计、商业设计、商业经营、应用外语、国际贸易等等.其他还有一些家事或农业职业学校.较有名的顶尖公立高职如台北的大安高工、士林高商,台中的台中高工、台中家商,及部分地区的顶尖高职.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湾技职院校前三甲的台湾科大、台北科大、云林科大都是大有人在,甚至近两年开放甄选普通大学後,部分高职都有人考上台清交成政四中等国立名牌普大.

还有一种是综合高中的学制,介於高中与高职之间,属於台湾近十多年来中等教育的新学制.可以报考高中、高职的升学考试,但因为两边都要准备,有点类似甚麼都学但都学不精,反而比较不受到青睐.

五年制专科学校简称五专,在早期可以说是最有名的技职体系学制,尤其以省立台北工专(现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的五专部最为出名,目前已很少专科学校及技职院校有五专这种学制了,所以就不多做说明.

二年制专科学校简称二专,学生来源主要是高职生,与五专一样也已经很少学校有此学制,大部分都是属於统测分数较低的人才会跑来念二专,只有国立的学校如台中护专、台南护专、台东专科学校比较例外.不然一般高职生都会选择四年制的技职院校就读.

二专及五专要升学则为插大考试(转学考)进入普通大学,技职院校或考二技统一入学测验进入二年制技职院校,这部分应该类似大陆的专升本考试.

普通大学简称普大,主要学生来源是高中生,也有极少数的高职生.这个学制就与大陆的重本、二本、三本的一般大学差不多了,最大差别应在於台湾的私立学校比起大陆的民办学校层次要好很多,尤其老牌的私立大学都可相当於高出二本许多,最顶尖的私立普通大学如长庚大学、辅仁大学等等更可相当於985、211.

四年制技职院校简称四技,主要学生来源为高职生,也有一些高中生会就读四技,尤其以国立学校比例较高.此学制算是陆生最搞不清楚的,会误认为与大专的高专、高职差不多,其实四技顾名思义就是要念四年,相当於本科,毕业一样授予学士学位.技职院校名称有分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这也是许多人弄不清的,基本上两者差异不大,只是学校规模较小,如本科、硕士班、博士班数量不多.所以某些技术学院还无法升成科技大学.还有一所例外的称谓是文藻外语学院,虽然後面叫外语学院但却不是普通大学.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和高雄餐旅大学也是如此,这些都一样是属於技职院校. 当然大部分称为技术学院的分数都比科技大学要来的低,只有国立的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屏东商业技术学院与私立的致理技术学院、文藻外语学院是比较例外的,因为这几所打从专科时期的五专部就很出名,所以分数都算是特别高的.

但是技职体系大部分只有偏向文商工农医这些专业,文学也只有偏向应用文学,商学则没有较理论的经济学,工学算是最完整的,普大有的技职也都有.农学也只有屏科大有,少了昆虫系.医学只有一般的医事及护理专业.剩下的理学,如基础科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以及法学、历史、地理、传媒、社会科学的政治、社会、社工、哲学,这些都是普大才有的专业.当然也有些特色专业是普大没有的,如中餐、西餐厨艺等餐旅相关专业及化妆美容专业等等.想学习餐旅及化妆美容还是技职体系比较适合的.

二年制技职院校简称二技,是一个很冷门的学制,因为它的学生来源也是很冷门的五专、二专,且二技也是不断减招,大部分学校都宁愿把名额增加到四技去,还有最优秀的二专、五专生会选择插大考试进入顶尖普通大学,而不会选择念二技.

普通大学、四年制及二年制技职院校要升学可再参加研究所甄选或一般考试进入硕士班就读,研究所硕士班要升学再考研究所博士班就读.整个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简单来说就是如此.
其实台湾的普通大学与技职院校之间的差异已经越来越模糊,高中生与高职生都可进入这两种学制,且两种学制都有再设立研究所硕士班、博士班.到了研究所这个层次两者之间更是几乎完全没有区隔,皆以学术研究为主.台湾的教育改革把技职教育都偏向学术路线了.

台北高考录取率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

2019年国立台湾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助力网(https://www.jxzl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9年国立台湾大学录取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国立台湾大学尚未开放陆生,但就算有开放相信分数线也会与北大清大这种顶尖学校差不多。

今年开始可以报考台湾的学校,主要条件是户籍须在大陆沿海六省市之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就可用大陆高考成绩申请台湾的私立大学,国立大学只有金门大学与澎湖科技大学开放申请,报名时间为5/16-6/16,一律在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网站上报名.今年最好的私立大学需要一本以上,连专科线都起时来台湾念本科.明年开国立大学有可能会放本科给陆生.还有今年台湾并无规定每个专业是怎么考生才能报考,无论是文科、理科、艺术生都可以报所有专业的,

以上就是高考助力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台北高考录取率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助力网:www.jxzl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台北高考录取率 台湾高中生的升学”相关推荐